名词解析
名词 | 名词解析 |
---|---|
IQC | IQC的英文全称为:Incoming Quality Control,意思为来料质量控制 |
IPQC | IPQC(In-Process Quality Control)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,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|
OQC |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,意思为出货质量控制;是在产品出货前进行的最后一道质量控制环节。侧重于对即将交付给客户的货物进行再次确认,确保货物在运输、交付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。 |
一、IQC进料检验
- 进料检验,对原材料进厂检验,及时准确的判定物料是否合格,防止影响生产;
- IQC存在价值核心:及时发现一>判定物料一>合格与否一>满足生产一>交期;
1. 进料检验
- 依据作业指导书(SOP)和产品图纸,逐批检查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,确保其符合标准。
- 对关键物料进行重点测试,以验证其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。
2. 不合格物料的处理
- 检验过程中,如发现来料存在质量问题,需及时向品质主管汇报同时上报,避免不合格品进入生产环节。
- 记录不良情况并上报集团平台SQA,SQA工程师分析给出处理结论,且便于后续质量改善和供应商管理。
2.1 物料状态标识
对所有检验合格与不合格的物料进行明确标识,以防误用:
- 合格物料:可投入生产,做好检验标识,盖合格章。
- 不合格物料:存放于指定区域,并进行相应处置(盖不合格章,以便仓库退货、返工或报废)。
2.2 特采及生产选用物料的管控
在特殊情况下,某些不完全符合标准但又急需使用的物料可能会被特采(特批采购),IQC需要:
- 监督生产线使用情况,并进行后续质量跟踪,确保风险可控
3. 退仓物料检验
- 对生产线上退回仓库的物料进行复检,判定是否可重新入库、退不良仓,或报废,防止次品二次流入生产环节。
4. 物料存储期限管理
- 对库存超过一定时间的物料进行周期性复检,确保长期存储不会导致材料失效或性能下降。
5. 处理客户投诉相关物料
- 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投诉,IQC需要追溯来料质量问题,并与生产部门、SQA及供应商协同调查原因,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。
6. IQC检验流程
7. 场景补充说明
IQC的检验方式:
检验方式 | 特征 |
---|---|
全检 | 数量少,单价高,如模块等,所有的半成品板 |
抽检 | 数量多,或经常性之物料 |
免检 | 持续无异常物料 |
抽样方案(GB2828/2012):
特采情况:
〔1〕项物料生产急需使用时。
〔2〕该项缺陷对后续加工、生产影响甚微时。
〔3〕出货时间紧迫。
〔4〕产品缺陷轻微,不致影响使用特性和销售。
〔5〕特殊状况时,特采批准。
〔6〕客户验货之订单,应由客户核准。
检验严格度转移及免检策略:
二、IPQC制程检验
- IPQC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,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,减少不良品的产生,提高生产效率。
1. 生产工序巡检
- 按照作业指导书(SOP),对各生产工序进行巡检,并记录检查结果。
- 发现违规操作(如不按标准工艺执行、错误使用设备等)时,需立即纠正,并向生产主管汇报。
1.1 巡检的目的
- 预防质量隐患发生,监督生产运作各环节,按照规定程序进行,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,文明生产。
- 巡检生产过程,有效检查及控制格工序生产状况能完全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。
2. 制程物料核料
- 在生产过程中,对使用的原材料、半成品进行抽样检查,确保它们符合质量标准。
- 若发现异常(如原材料尺寸不符、颜色偏差等),应及时反馈给品质主管,防止批量性不良。
3. 首件检验
- 首件产品/半成品下线后,IPQC需对首件产品进行检查:
- 外观是否符合标准?
- 结构、尺寸是否正确?
- 关键性能测试是否通过?
行业做法:首件检验合格后,才能继续批量生产。
CVTE做法:首件检验和生产并行;
4. 质量异常的纠正和跟进
- 对巡检或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,并重点跟进问题工位,确保整改到位。
5. 生产异常处理
- 若某一质量问题反复发生且未得到改善,则需开具《工厂异常处理》,交由生产主管安排改善措施。
- 监督异常问题的整改情况,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6. 不良品标识及处理
- 监督生产线员工正确标识和处理不良物料、半成品,防止其误用或混入合格产品中
7. IPQC工作流
三、OQC出货检验
定义:负责成品出货检验工作,按照公司的运作程序及相关检验标准,进行最终的成品检验;对于所检验的产品或批次需填写【OQC检验报告】。
1. 成品检验
- 执行标准化检验:严格按照《成品检验规程》和相关规定,对即将入库或出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。
- 状态标识管理:所有检验产品需进行合格与不合格标识:
- 合格产品:检验合格后,由生产部门移交至仓库。
- 不合格产品:立即标识,退回装配或返工,避免流入市场。
- 采用抽样检验方式:
- 依据AQL(可接受质量水平)标准,制定抽检方案,防止批量性缺陷产品进入销售环节。
- 出货检验报告:
- 对已检验的产品,填写《成品出货检验报告》,提交品质主管审核并存档。
1.1 OQC的重要性
- OQC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,通过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,可以避免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,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和品牌形象.
- OQC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产品质量问题,避免产品在出厂后出现质量问题,减少售后维修和退货等带来的损失。
- OQC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,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,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返工,提高生产效率。
2. 处理不合格品
- 不合格产品鉴定:
- 发现不符合出货标准的产品,需分类管理,决定是返工、报废或降级处理。
- 返工产品的复检:
- 处理后的产品必须重新进行全项或关键指标质量检验,确保问题已完全修复,符合标准后才能放行。
3. OQC工作流
- 接收检验任务:生产部门或仓库通知OQC进行检验,提供生产批次信息。
- 样本抽取:根据AQL标准确定抽样比例,并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样。
- 外观检查:目视检查产品外观、标识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。
- 功能测试:按照测试标准,对产品进行电性、机械性、物理性测试。
- 数据记录:记录检验结果,包括不良率、主要缺陷类型等。
- 判定合格与不合格: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,则批准入库。 若发现异常,进行问题分析,决定是维修、返工或报废。
- 异常处理:对不合格产品开具《制程异常》,提交品质主管审批,并反馈至生产部门。
作者:刘秋萍 创建时间:2025-03-06 15:02
最后编辑:刘秋萍 更新时间:2025-04-22 10:48
最后编辑:刘秋萍 更新时间:2025-04-22 10:48